11月4日,我校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在開元寺開展中國式現代化泉州實踐之世遺文化數字化開發與傳播活動,數十名海內外師生采用眾包攝影測量的方式對開元寺拜庭及其古建筑進行拍照,記錄古建筑的細節,便于后續將重建開元寺3D模型。
據了解,眾包指的是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志愿者的做法。而以眾包攝影測量的結果重建的文物三維模型,可以保存世遺古建筑的圖像和許多細節數據,對世遺的傳承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此次眾包攝影測量的指導教師為來自馬來西亞的我校閩江學者講座教授、寧波諾丁漢大學文化與計算機學教授莊以仁。他指出:“通過眾包的形式,來自海內外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泉州世遺保護和傳承的參與者?!?/span>
參與的學生中,我校21級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李承羲也來自馬來西亞,他表示,在攝影測量過程中拉近了與文物之間的距離,產生了了解其背后文化故事的強大動力,同時在現場實踐中,體悟到從世界遺產保護的旁觀者轉換為參與者的使命感,切實感受到了新時代知識與科技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時代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敝袊浆F代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通過這次活動讓大學生們更深刻地感悟到,只有植根于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和國情這一“根脈”,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才能越走越寬。(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